为深化专业认知、激发航空报国情怀,2025年10月30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铸剑班与民航学院铸剑班共同走进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以下简称“自控所”),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参观学习活动。在自控所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智慧飞行展馆、昝凌纪念馆等。通过技术讲解与互动体验,同学们不仅直观了解了飞行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更深刻感受到一代代航空人砥砺奋进的精神谱系与技术传承的历史脉络。

图1 电子信息学院铸剑班合影
在在智慧飞行展馆,从基础的控制原理到复杂的系统集成,从“想飞”到“享飞”、从“会飞”到“慧飞”的技术跨越,成员们逐步认识到“为中国飞机装上智慧大脑”的深刻内涵。每一套系统、每一组数据背后,是航空工业从追赶到并跑、从自主到创新的艰辛历程。在C919飞行模拟器前,同学们亲手操控飞机,近距离感受到航空系统的高精度与高可靠性,也对“智慧飞行”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图2 铸剑班学员体验C919飞机模拟飞行
在昝凌书院,同学们通过四个篇章的展陈内容,深入了解了新中国航空仪表与飞行控制专业的奠基人之一昝凌先生的生平事迹。“凌云志,航空情”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写照,也是一代航空人群体的价值坐标。

图3 铸剑班学员参观昝凌书院
此次自控所之行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拓展,更是一堂融合了技术感悟与精神淬炼的“大思政课”。从技术展馆到精神殿堂,从系统原理到模拟实操,同学们在触摸航空工业发展脉搏的同时,也将“航空报国”的种子深植心间。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后备力量,同学们将以昝凌等前辈为榜样,锤炼专业能力,矢志创新突破,在祖国航空事业“智慧化”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工大青年的答案。
铸剑班成员 刘一李:
参观自控所,尤其是在昝凌书院了解昝凌先生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何为“久久为功”的航空精神。亲身体验C919模拟驾驶,更让我感受到航空系统的精密与先进,受益匪浅。
铸剑班成员 景亦菲:
自控所之行让我认识到,控制技术正是飞机的“智慧大脑”,推动飞行实现从“会飞”到“慧飞”的跨越。作为电子信息学子,我们未来正是这智慧系统的设计者,更应潜心钻研、矢志报国。
铸剑班成员 胡珂:
此行让我看到平日所学的信号、代码如何融入飞行控制的宏大体系。我们肩负的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如何让电子信息成为飞行智能化的核心引擎。唯有将个人钻研嵌入国家战略,方能实现工大学子的真正价值。

图4 电子信息学院铸剑班与民航学院铸剑班合影
图:电子信息学院铸剑班
文:胡珂
审稿:程姣姣
审核: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