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组织2025年秋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前往渭南,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与渭南军事博览园开展实践研学。本次实践由党务秘书马宇星带队,通过红色引领与学习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国防情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上午10时,在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仪式庄重举行。国歌响起,全体师生肃立。随着《我爱你中国》的旋律缓缓响起,师生手持菊花,绕碑缓行,静默瞻仰,追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并行鞠躬礼致以崇高敬意。




走进渭华起义陈列大厅,四部分展陈清晰勾勒出起义脉络:从大革命失败后党团组织孕育革命火种,到农民运动中苏维埃政权建立与起义爆发,再到渭华起义三大战斗中英烈的不屈抗争,最后通过烈士名录展现了渭华烈士们“坚定信仰、不怕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让师生仿佛置身于1928年的烽火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




在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革命先驱的手稿、起义军的土枪大刀、群众支援的生活用品静静陈列,生动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当学员们走到“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的巨幅砖铺标语前,无不被革命先辈“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精神所震撼,也更加真切地理解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刻内涵。“站在起义旧址上,才真正体会到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学员们纷纷表示,先烈们坚守初心的形象,已成为心中最鲜活的精神坐标。


旧址院内,渭南市华州区委党校工会主席屈老师以《从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为题,为学员们讲授专题党课。她生动讲述了渭华起义的光辉历史,强调要从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为民奉献的力量和矢志奋斗的力量。屈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互动式教学,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午后,实践队来到渭南军事博览园,开启国防教育学习篇章。20米高的“铁血军魂”主题雕塑气势恢宏,室外装备展区内陈列着包括轰-6型轰炸机、坦克、导弹及舰艇在内的多款武器装备。作为电子信息专业学子,大家在各类武器装备前驻足良久,纷纷感慨:“这些装备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与方向。”


军事博览馆内,从古代冷兵器、近代洋务运动兵器到现代精确制导武器,按时间脉络展陈。其中“强军强国”展区尤为引人注目,生动呈现了我国国防科技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大家在图文与实物间穿梭,深刻领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时代内涵。




研学尾声的交流分享中,学员们踊跃发言。同学们表示,要将渭华精神融入专业学习,把“敢闯敢试”的革命劲头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勇气,立志以专业知识助力国防现代化建设,深感青年应肩负起“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马宇星总结,此次研学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与国防教育,也是一次专业思想的生动引领,希望学员们将红色基因与报国之志融入日常学习、科研与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此次实践研学是学院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从红色旧址到国防基地,从历史感悟到现实思考,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了思想洗礼,进一步明确了作为西工大学子和电子信息领域接班人的责任与方向——以先烈为范,以科技为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撰稿:霍嘉玮
审核:高敏 马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