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要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人物简介】
李勇: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983年西工大电子工程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曾担任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图书馆馆长。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和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等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励和荣誉12项。主要从事雷达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在机载雷达和航空电子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培养研究生120余人,获国防科技进步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等8项。
坚守三尺讲台41年,李勇不忘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一位严肃认真、严于律己的老师,也是一位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的长辈。
李勇老师说:“大学教育不是简单的讲课和指导研究生,大学生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大学教师需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需要培养他们面对未来挑战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成为祖国强大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塑造高尚的人格,形成坚毅、自律、友爱、上进的优秀品德和素质。借用一位作家的话,大学教育的真谛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李勇努力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公益和国际交流,营造团队积极向上、矢志报国、追求真理、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献身国防、服务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他先后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最满意教师”和“研究生最满意教师”,被授予西工大首届“立德树人奖”、“师德标兵”和“十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坚守教学、潜心教研
在课堂上,李勇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生涩和难懂的专业课给同学们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全过程,通过鲜活的课程思政素材,使课程思政达到丝丝入心、暖暖入身的润物细无声效果,学用思结合、因材施教,授课质量和师德师风均被评为优秀,41年来从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李勇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疫情时期,实验室曾有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作为导师,他牢记爱是教育的灵魂,与学院一起为学生治疗积极奔走并多次捐款。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仍然坚守工作岗位,以身作则,为疫情防控缴纳特殊党费4000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心系民生、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多年的辛勤栽培和悉心指导,李勇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程宇峰毕业后担任中航工业雷达所所长,主持研制成功多型机载雷达,攻克了“卡脖子”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做出了重要贡献;博士生阮丽华同学在校期间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2016年她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送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墨尔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梁森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天三江九部工作,于2022年勇救落水女青年,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表彰和嘉奖,入选了2022年度“航天科工感动人物”。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做好老师,就是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宫予涵
资料来源:李勇
审核:侯俊